虹河卷柏

心怀浪漫宇宙,也珍惜人间日常

「亮瑜」珠联璧合

于诸葛亮来说,爱情是奢侈,是铺张,是浪费,是多余,与黄月英的结合仅仅是源于有利可图,他们没有共同的话题,类似于主人和奴隶,女人只要一心为他,服从他就好。

令诸葛亮价值崩塌的是周瑜的出现,他一袭青丝随风舞动,撩动他的心弦,满目的红色让他联想到落日余晖的晚景,让诸葛亮的视线再也无法从他身上移开。

赤壁之战让周瑜一举成名,也让诸葛亮刮目相看,魂牵梦萦,他做梦也想得到他,得到这个聪明绝顶,可以与他比肩的男子。

令诸葛亮无法接受的是得知周瑜娶亲的消息,还是最美的小乔,郎才女貌,当真是般配。

他嘴角扬起,决定去吴国将周瑜虏回来。

诸葛亮借由招揽人才之由离开蜀国让庞统代他掌管军务,准备好一切,诸葛亮乔装打扮,改名为追瑾潜入了吴国。

诸葛亮是一介草民,只能借门客之由来找周瑜。

诸葛亮能说会道又精通兵法政治很快在门客中脱颖而出,他又夸周老爷的儿子得天独厚,闻名遐迩,想与他切磋,周老爷听后很是高兴,就把诸葛亮介绍给他儿子周瑜。

两人能力想当,几乎不相上下,诸葛亮又故意谦让,使得两人很快成为朋友,进而变为莫逆之交。

周瑜希冀诸葛亮同他一起为吴国效力,诸葛亮委婉拒绝「我可不像公瑾兄你有报效国家之心,只愿做个平民百姓,耕种开垦,务农劳作。」

周瑜心知他不似农民,确有报效国家之志,否则怎会学一身本事,见他不愿,也不过多追究。「既然如此,那公瑾也不勉强。」

周瑜闲时就来找诸葛亮谈话,他擅长钟鼓乐器,经常弹奏给诸葛亮听。

有探子来报,诸葛亮身份不凡,似是蜀国丞相,周瑜听闻,让他别传扬出去,他一试便知。

同时,诸葛亮也收到蜀国的飞鸽传书,让他赶紧回国,有战事即将发生。

他们最后一次相见,各怀心思。

先是诸葛亮开口了「公瑾兄,我家中娘亲病重,不得不回去了。」

周瑜点点头「我能体谅追瑾你一片孝心,不过,追瑾家在何处,何方人士,公瑾全然不知,又如何去探望你呢?」

诸葛亮答道「追瑾我身份低微,不劳公瑾兄放下国家大事探望,公瑾兄有鸿鹄之志,不似我只想找同道中人闲谈,追求快乐,便是了此余生,也是安宁。」

周瑜微笑「追瑾一身才华就此浪费,当真十分可惜,只不过,追瑾若真是喜欢田园倒也另当别论,若是已功成名就,不得已回它国,那便是我周公瑾的敌人了。」

诸葛亮也笑了「公瑾兄怕是认错人了。」

周瑜继续说道「我听一小人谗言说追瑾是蜀国的丞相诸葛亮,追瑾如何说?」

诸葛亮眯起眼「哈哈,如果追瑾是蜀国丞相,拥有如此重大的职务,怕是无法出的了蜀国,又谈何与公瑾兄相识,进而成为兄弟呢?」

周瑜点头「吴国不曾有追姓人家,追瑾兄生于何处?」

诸葛亮答道「我是生于魏国邺城,周瑜兄自然无从查起,我怕因非本地人士惹你怀疑,才不报实情,公瑾兄能谅解我吗?」

周瑜点点头。

他笑道「我理解,追瑾可了解诸葛亮这个人?」

诸葛亮答道「他很有名,略知一二。」

周瑜说道「诸葛亮初次战役胜利为火烧博望坡,他略施小计,在博望坡用火攻便大败曹军,令关、张等人折服,我觉得这实在可笑,夏侯惇不听裨将军巨鹿李典之言擅自追捕,被伏击,导致兵败,可以说诸葛亮胜于对方失和而非自己战术高明。」

诸葛亮虽心有不悦,明面上也是点头称是。

周瑜观察他,见他无动于衷,继续策反「我知追瑾兄无为吴国效力之志,但小人谗言不可不畏惧,所谓三人成虎,流言在外,实在可怖,万一到了吴国大王的耳朵里,那追瑾必定性命难保,不如追瑾兄为了保命,长远考虑就先同意做官,之后便以其它理由请辞如何?」

诸葛亮苦笑「我早就告知公瑾兄家中娘亲病重,不得已而离开,所谓忠孝不能两全,我选择孝,自有我的缘由,愿公瑾兄见谅。」

周瑜听此,不再劝导,准备派人跟在诸葛亮身后,一有异动,立马出击。

两人临别之时互换玉佩,以表情谊。

诸葛亮买了一匹马,很快独自一人出了城。

探子来报,诸葛亮向着蜀国方向而去。

周瑜听闻撤了兵,并要手下不准说漏半个字,否则立即处斩。

他心里想着「诸葛亮,我们战场再见。」

诸葛亮回了蜀国,望向身后,感叹时间流逝之快,与周瑜相处短短几月,便要分离。

究竟是谁动了谁的情,才让这长夜漫漫,无法入眠,诸葛亮彻夜不眠,忧心国事,更思心爱之人辗转反侧,更因周瑜年轻有为而早夭痛哭流涕。

他看着周瑜赠予他的玉佩,握紧放到心上。

夜深了,添了几许凉薄,少了那琴音相伴,更加凄清冷漠。

评论

热度(47)